English

核乌云是这样升起的

1999-01-13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早在1933年,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(1898-1964年)就预见,链式反应一旦实现,其释放的巨大能量很可能会被用来制造杀人武器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,西拉德流亡到了美国,当他得知德国正在加紧研究链式反应,并禁止被其占领的捷克铀矿石出口时,他马上意识到德国可能正在研制原子弹。要是让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拥有了原子弹,那人类的未来将不堪设想。1939年8月,西拉德和其他两位物理学家找到了爱因斯坦,希望他以自己的威望给美国总统写信,说服美国政府率先研制。爱因斯坦很赞同他们的看法,在西拉德草拟的信上签了名,并委托罗斯福总统的朋友和顾问萨克斯面交总统。1939年10月11日,萨克斯亲自将爱因斯坦签署的信交给了罗斯福,据说罗斯福一开始没有在意,只说了一句,“这倒是个有意思的想法,不过现在政府没有精力考虑这个事情”。萨克斯一看总统无意支持此事,很是着急,一夜都在想如何才能说服罗斯福。后来他终于想到了拿破仑当年拒绝富尔顿建造汽船的历史故事,决心以此来打动总统。次日,罗斯福请萨克斯共进早餐,萨克斯说了这样一席话:

“在拿破仑战争时代,一个年轻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来到了这位法国皇帝面前,他建议建立一支由蒸汽机舰艇组成的舰队,他说这样的舰队,无论在什么天气下都能在英国登陆。军舰没有帆能走吗?这对于那个伟大的科西嘉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,因此他竟把富尔顿赶了出去。根据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爵士的意见,这是由于敌人缺乏见识而使英国得以幸免的一个例子。如果当时拿破仑稍稍动一动脑筋,再慎重考虑一下的话,那么19世纪的历史进程也许完全会是另外一个样子。”

这个故事果然打动了罗斯福。他立即叫来了随从,命令组成了一个铀咨询委员会。12月6日,亦即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天,美国政府正式大量拨款研制原子弹。政府成立了一个军政委员会,实施制造原子武器的计划。该计划被命名为“曼哈顿工程”。

1941年12月,已逃亡到美国并定居下来的费米来到芝加哥,领导美国第一个原子反应堆的建造。这是一个可控的链式反应装置,用石墨作为中子的减速剂,用镉棒来吸收中子以控制裂变反应的速度。经近一年的努力,反应堆于1942年12月2日正式开始运转,它第一次实现了输出能大于输入能的核反应,宣告了人类利用核能时代的开始。

费米反应堆的建成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大量有用的数据,但制造核弹还有许多技术方面的困难,最主要的问题是铀的提纯问题。当时认为,最好的裂变材料是铀235,但这种铀的天然含量很低,只占0.7%,必须用某种方法将铀235分离出来,获得高含量的铀235。当时提出了好几种方法。美国政府决定不惜工本,对这几种方法同时进行试验,尽快分离出足够的高纯度铀235。

由于分离铀的成本太高,后来又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钚239也是一种良好的裂变材料。钚是由铀238嬗变而来,因此,可以将分离中剩下的大量铀238用来制造钚。

原子弹的研制工作由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(1904-1967年)负责,在新墨西哥州一个叫洛斯阿拉莫斯的荒凉高地上秘密进行。1943年,工程进入了具体设计阶段,1945年春,三颗原子弹造出来了。1945年7月16日5时30分,第一颗铀原子弹试爆成功,爆炸力相当于两万吨TNT炸药。

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,美国就成功地试制了原子弹,完全取决于两个因素,一是希特勒将一大批极有才华的欧洲核物理学家赶到了美国,使美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科学家阵容,二是美国政府迫于战争的需要,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。为了完成曼哈顿工程,美国政府动员了50多万人(其中科研人员15万),耗费22亿美元,占用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电力。为分离高纯度铀,试用了三种方法:电磁分离法、气体扩散法和热扩散法,每种方法各建一个大型工厂。第一个建起的电磁分离工厂,建造费用达3亿零4万美元,有2万多人在此工作。原子弹的研制是20世纪大科学的典型范例。

1945年5月,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,人们才知道德国虽然一直在研制,但离造出真正的原子弹还远着呢。他们研制核反应的设施屡遭盟军和抵抗运动战士的破坏,根本无法制造原子弹。这时,从前建议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又开始呼吁,反对使用原子武器。但科学理论一旦变成了技术,并且又被政治家所掌握,科学家就无法改变它的命运了。6月,以西拉德为首的七名科学家联名给美国国防部长写信,指出原子弹会引起核军备竞赛。7月,西拉德又起草了给白宫的紧急请愿书。但这一切根本无法改变原子弹被使用的命运。

(本文选自《科学的历程》吴国盛著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